麻醉无需喉插管,清醒安装“脑起博”——记我院神经外科清醒麻醉下为帕金森病患者安装脑起搏器
日期:2015-11-18 13:53:27 来源:安徽省立医院
帕金森病为老年性神经疾病,具有基础疾病多、身体机能低下等特点,尤其对肺功能差合并咳嗽困难患者而言,无法耐受“传统经喉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成为手术的最大障碍。为此,我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治疗团队联合麻醉科成功攻克这一壁垒,在“清醒状态”下实现为此类患者安装脑起搏器。
患者胡某,69岁,罹患帕金森病达15年之久。起始时患者症状轻微,未予以重视,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加重,日常生活动作缓慢、行走困难,最后经亲戚介绍来省城大医院予以确诊为“帕金森病”,2009年开始正规药物治疗。起先服用药物有效,近年来药效下降,即便加大药物剂量及次数亦无法缓解身体僵硬等症状。在饱受疾病煎熬路上,辗转多家大医院、调整多种药物类型,但仍不能缓解疾病对身心的摧残。在求医无门的时候,其细心的女儿通过“安徽帕友群”互动平台,得知我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在这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通过安装脑起搏器为省内外众多帕金森病患者缓解疾苦。最后,在一次由我院神经外科举办的“帕金森病大型义诊”活动中首诊于牛朝诗教授,通过对病情进行仔细分析和讨
论后,认为患者适合安装“脑起搏器”,得知此消息后,患者及其家人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然而,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20年,每年均需接受输液治疗。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患者双侧肺气肿严重,经麻醉科、呼吸科等相关学科会诊讨论,患者难以耐受“传统经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当牛朝诗教授将情况告知其女儿时,家人顿时陷入苦恼与无奈中。鉴于此前我们有着“清醒麻醉下手术”的经验,牛朝诗教授再次邀请麻醉科商议麻醉及手术方案,结果通过“清醒+镇静+局部神经阻滞”的清醒麻醉方式,术中手术者与麻醉医生协调配合,成功为此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安装国产脑起搏器,手术全程患者清醒,并能与医生实时互动。术后患者无需麻醉复苏,手术疗效满意、恢复快,肺功能未受到任何影响。出院时,患者女儿深情地说:“一直以为父亲的病没法治,没想到脑起搏器效果这么好,更没想到的是手术全过程无需全身麻醉、在清醒状态下完成,真是前所未闻,你们的水平太高了。”
清醒麻醉即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仅需少许镇静和对眶上、枕大枕小、耳颞、颈浅及臂丛神经进行阻滞,使得患者无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即可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这种在清醒麻醉下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术在此领域尚属先例,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较传统全身麻醉而言,清醒麻醉优势在于:(1)无需经喉气管插管,避免插管对气道的机械性损伤、术后产生喉头水肿;(2)明显减少麻醉性药物对人体的损伤,尤其是老年性大脑;(3)避免呼吸机对肺组织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故而,清醒麻醉颠覆了传统麻醉理念,避免了麻醉性药物及器械对机体的损害,进而几乎达到对人体麻醉的“零”损伤。然而,清醒麻醉手术对患者、手术者及麻醉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1)需要患者配合;(2)手术者操作技巧与判断能力要更高;(3)麻醉医生的神经阻滞与监护水平要到位。
牛朝诗教授时刻告诫其团队:“要本着‘创新多一点、协作多一些、创伤小一点、服务好一点’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用自己的精湛技术去铸造患者的明天。只有‘技术好+服务好’才能实现真正为患者奉献好医疗、好服务。”
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仅是牛朝诗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治疗团队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文化的沉淀,也是多学科协作进取的典范。每项新技术的突破,既是此项技术的终点、亦是另一项新技术起点。相信,牛朝诗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治疗团队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坚持“开拓、创新、突破、超越、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进取、奋力前行,在彰显社会大爱的同时,更好更多地为患者服务。